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发展党员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,坚持个别吸收原则

进步党员必须把质量放在首位,坚持个别吸收规则

为什么进步党员必须把质量作为第一标准?

进步党员是党的建设基础性职业,必须把质量作为生活线。参考文章提到”只有坚持个别吸收规则,才能真正体现党员意志”,这句话道出了关键——党员进步不是追求数量,而是确保每一个新成员都经得起考验。试想,如果为了追求速度而”批发式”进步,那些动机不纯、条件不足的人混入党内会带来什么后果?

个别吸收不是形式主义,而是通过”成熟一个,进步一个”的严格流程,让每个进步对象都经过谈话、考察、公示等环节的锤炼。就像筛子滤掉沙粒,这个经过确保最终留下的都是真金。

进步党员必须把哪些环节做到位?

1. 逐个考察:杜绝”批量生产”式进步

“对入党积极分子逐个进行认真考察”是硬要求。操作中,有的基层党组织为完成指标搞”突击进步”,结局让想法汇报雷同、培训走过场的申请者蒙混过关。正确的行为是:通过日常观察、任务考验、群众访谈等多维度评估,像中医”望闻问切”一样全面诊断。

2. 民主决策:让每个党员都有发言权

支部大会讨论时,必须保证”每个党员都能充分表达意见”。曾有个案例:某支部同时讨论5名进步对象,主持人要求”统一举手表决”,这明显违背规则。正确的行为是像参考文章强调的——即便讨论多人,也要”逐个讨论,逐个表决”,让投票诚实反映集体意志。

3. 持续培养:防止”入党后松劲”

个别吸收不是终点。某企业党委发现,个别新党员转正后积极性反而下降。后来他们建立”1名老党员帮带3名新党员”制度,通过定期想法汇报、操作任务跟踪,确保进步对象入党前后表现一致。这印证了”进步党员必须把教育培养贯穿全经过”的道理。

怎样把个别吸收规则落到实处?

落实个别吸收不能停留在文件上。某社区党支部的行为值得借鉴:他们为每个进步对象建立”成长档案”,记录参与志愿服务、疫情防控等实际表现;支部委员分片联系,通过”突然家访”了解8小时外情况;还设置”党员观察员”岗位,让进步对象在具体职业中接受检验。

记住参考文章的警示:”成批进步党员,往往会使一些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混入党内。”今天严格把关,明天党组织才有战斗力。当你下次参加进步党员会议时,不妨多问一句: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逐个审查?每个表决是否诚实反映了党员意见?

进步党员必须把质量标准立起来,把个别吸收严起来。这不是繁琐的程序,而是对9000多万党员负责,更是对亿万群众期待的回应。你说,这样的”慢功夫”值不值得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