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:从梦想到现实的传奇之旅

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:从愿望到现实的传奇之旅

若说这全球上有何创业故事听起来最为神乎其技,也许非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的故事莫属。1903年12月17日,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“飞行者1号”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试飞成功。从这一天起,人类正式进入航空时代,而莱特兄弟也随着这次成功永载史册。

莱特兄弟的身份与他们达成的目标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。他们并非那个时代最顶尖的科技职业者,事实上,他们只上到高中毕业就回家创业,靠修自行车谋生。虽然那个年代教育尚未像今日般普及,高中文凭也很难得,而修自行车在当时也算“高新技术”,但这两个人的身份与开飞机上天的愿望之间的距离,依然显得遥不可及。

许多励志书籍在谈到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时,总喜欢强调他们从小立志发明飞机,后来又怎样潜心研究,付出了几许心血和汗水,终于修成正果。然而,细读史料后我们会发现,相比于同时代的其他探索者,莱特兄弟并不特别努力。实际上,他们在1899年开始制造第一架模型机,到1903年成功试飞,仅仅花了不到5年时刻,进行了几百次试飞就取得了成功,这个速度令他们的竞争者汗颜。

在19世纪后半叶,发明比空气重且自带动力的飞行器一个热门项目,许多人为此付出了毕生的时刻、精力和金钱,甚至以生活为代价。德国航天先驱奥托·李林塔尔一生中进行了3000多次飞行实验,最终在一次实验中因飞机坠落而摔断脊柱,献出了自己的生活。即便如此,许多科学家对飞行的可能性也基本死心。就在莱特兄弟成功试飞前一个半月,科学泰斗西蒙·纽科姆甚至发文断言:任何重于空气的机械都不可能飞起来。

那么,何故偏偏是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这两个身份并不出众的人,最先发明了飞机呢?这其中其实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思索突破。在莱特兄弟之前,发明家与科学的结合并不如大众想象的那般紧密。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的大多数发明其实都是靠频繁实验和“草垛寻针”的方式获得的。而莱特兄弟在设计飞机前,认真研读了19世纪初空气动力学之父乔治·凯利爵士的学说,彻底弄懂后再进行设计。

有趣的是,莱特兄弟的飞机在同时代的设计中最不像鸟。正是这种基于客观学说而非主观臆想的设计思路,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超越了绝大多数同行。更为重要的是,莱特兄弟并没有草率地进行试飞,而是超前地想到先打造一个风洞,并在其中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,待风洞实验成熟后,才在天然环境下试飞。这种思路不仅节省了时刻,还大大降低了风险。

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的成功,常常被“心灵鸡汤”所引用,大众喜欢强调他们的勤勉、勇壮和拼搏。然而,决定他们成功的关键,其实是那些常被忽视的小品格:勤勉之前的理性、勇壮之前的谨慎、拼搏之中的勤于思索。

拓展资料而言,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的故事不仅一个关于愿望与成功的传奇,更一个关于理性思索与科学探索的启示。他们的成功告诉我们,真正的创造不仅需要勇壮和努力,更需要扎实的学说基础和科学的技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