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北师大与教师节的故事:十二个温暖瞬间

开篇:一段跨越36年的师生情

提到关于教师节的故事,北京师范大学完全是绕不开的主角。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诞生至今,北师大不仅见证了节日的进步,更用无数暖心瞬间诠释了”尊师重教”的真谛。你知道吗?那句响彻全国的”教师万岁”标语,当年竟是4个学生临时用床单写的!今天,就让我们翻开这段充满温度的历史。

一、教师节的诞生:从一封倡议书开始

1984年的冬天格外有意义。北师大校长王梓坤联合启功、钟敬文等学者,小编认为‘北京晚报》发出设立”尊师重教月”的倡议。谁能想到,这个提议短短9个月后就成了现实?1985年1月,全国人大正式确立9月10日为教师节。

有趣的是,第一届教师节庆祝会上,教育系的同学们扯起床单写上”教师万岁”,这个即兴举动成了经典画面。当时的彭真委员长特意题词:”教师同志们的光荣历史使命”,这句话至今仍刻在北师大的校史墙上。

二、领导人来访:那些年难忘的教师节

在关于教师节的故事里,最动人的莫过于领导人与师生互动的细节:

– 邓颖超在第二届教师节笑着说”我也是校友”,原来她曾在北师大附小任教;

– 江泽民视察时题词”谱写中国教育新篇章”,墨迹未干就引发全场掌声;

– 胡锦涛到老校长家中做客,强调”教师会影响学生一生”;

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”四有”好老师标准,现场学生抢着握手……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总理,他连续多年带着师范生下乡过节,2010年更把北师大学生带到河北山村中学,用实际行动诠释”教育公平”。

三、新时代的传承:从”教师万岁”到”四有好老师”

2018年的教师节格外特别。北师大设立”四有好老师”奖项,10位扎根边疆的教师获得”启功教师奖”。其中90岁高龄的顾明远先生,当场把100万奖金全部捐出培养青年教师,他说:”这比留给我自己更有意义。”

如今,在北师大校园里,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进修这些关于教师节的故事。正如校党委书记程建平所说:”我们要在每个学生心里种下’大国良师’的种子。”

小编归纳一下:永不褪色的师生情

从床单标语到民族节日,从”教师万岁”到”四有标准”,这些故事告诉我们:教师节不只是一天的庆祝,而是对365天辛勤耕耘的致敬。看完北师大这些温暖片段,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老师?今年教师节,不妨像当年那4个学生一样,用你最诚恳的方式向老师说声谢谢吧!

(文章配图建议:历届教师节老照片拼图+北师大现代校园场景,增强历史纵深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