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12306回应网友提议站台等候区禁烟:露天环境暂不禁烟

12306回应站台禁烟提议引热议

近日,”12306回应网友提议站台等候区禁烟”话题冲上热搜,成为公众关注焦点。起因是有网友反映高铁站台吸烟现象普遍,二手烟严重影响候车体验,建议将禁烟范围扩大到站台等候区。对此,12306客服回应称,由于站台属于露天环境,目前没有全面禁烟规定,但各车站均设有指定吸烟区和灭烟设施。这一回应迅速引发两极讨论——支持者认为站台禁烟是保护公众健壮的必要措施,反对者则质疑露天环境禁烟的操作可行性。

站台二手烟危害究竟有多大?

虽然站台属于半开放空间,但专家指出其烟雾扩散条件远不如真正户外。中国控烟协会曾发布数据显示,在人群密集的站台环境,单个吸烟者产生的二手烟可在3分钟内覆盖方圆15米区域。尤其当多列高铁同时进站时,密集的人流会形成”风墙效应”,导致烟雾长时刻滞留。

“明明站台上贴着’禁止吸烟’标志,为什么总有人视而不见?”有网友晒出多张站台吸烟照片,显示吸烟者常聚集在垃圾桶旁或立柱后方吞云吐雾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些区域往往紧邻老幼病孕旅客休息区,导致独特人群被迫吸入”三手烟”(附着在衣物、座椅上的烟草残留物)。

公众健壮与吸烟权益怎样平衡?

针对12306的回应,健壮领域专家提出不同见解。北京市控烟协会会长指出:”火车站作为独特公共场所,其管理标准应高于普通露天区域。站台禁烟不仅能降低火灾隐患,更是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。”目前,包括北京南站、上海虹桥站在内的多个枢纽已试点”无烟站台”,通过增加巡检频次和智能监控手段落实管控。

不过也有声音认为,简单禁止可能激化矛盾。铁路爱慕者张先生建议:”与其全面禁烟,不如优化现有吸烟区设置。例如采用负压式吸烟亭,或在站台远端设立明确标识的吸烟点。”这种”疏堵结合”的思路获得部分烟民支持,但关键难题在于——怎样确保吸烟者严格遵守区域限制?

国内外站台禁烟政策对比

放眼全球,站台禁烟已成主流动向。日本新干线所有站台均禁止吸烟,违者最高面临5万日元罚款;德国则通过”红绿灯”体系划分吸烟区,违规吸烟将影响个人信用记录。反观国内,《铁路安全管理条例》虽规定”动车组全列禁烟”,但对普通列车站台仍缺乏统一标准。

需要关注的是,2023年修订的《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》已明确将”等候室”纳入禁烟范围。法律界人士认为,高铁站台作为旅客候车的延伸区域,理应参照该条款执行。但铁路部门表示,站台属性界定存在争议,需等待进一步司法解释。

文明出行需要你我共同行动

这场关于”12306回应站台等候区禁烟”的讨论,本质上是对公共空间权益划分的思索。中国疾控中心最新调查显示,超76%的非吸烟者支持扩大禁烟范围,而吸烟者中也有43%表示愿意配合更严格的管控。或许正如网友所言:”文明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制度约束,更需要每个人换位思索。”

对于经常乘坐高铁的旅客,专家建议:发现站台违规吸烟可立即向列车员或12306APP投诉;带儿童出行尽量选择远离吸烟区的候车位置;目前已有29个城市开通铁路12306″随手拍”举报功能,有效投诉可获得积分奖励。无论兄弟们认为高铁站台应该全面禁烟吗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见解。


您可能感兴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