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思茅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难题,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模式,全面推进综治中心“一站式受理、一揽子调处、全链条解决”建设,实现基层治理从分散管理向集成服务转变,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。
一站式受理:一扇窗口,集成服务解民忧
思茅街道综治中心科学划分三大功能区,构建起高效的受理体系。“引导受理区”设置综合服务窗口,安排专人接待群众,实现诉求统一登记、分类分流,确保群众诉求精准进入处理流程。“多元化解区”设立说事评理室、矛盾纠纷调解室,为群众提供面对面协商调解场所。“指挥调度区”依托“云综治”体系,对难题处置进行全程跟踪,实现指挥调度的精准高效。
目前,思茅街道办事处及15个村(社区)综治中心已按要求全面完成场所建设、人员配备和制度完善,并与区级同步开展实战化试运行。通过体系培训,职业人员熟练掌握“云综治”平台操作,确保群众诉求“一窗受理、一网通办”。以往,居民为解决矛盾纠纷、法律咨询等难题,需在不同部门间来回奔波,“多头跑、反复跑”现象严重。如今,思茅街道综治中心整合司法、综治、派出所、民政等多部门资源,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并安排专人坐班。居民只需走进一扇门、面对一个窗口,就能一次性提交诉求,职业人员会详细记录、分类登记,确保每一个难题都能被精准捕捉、及时受理。
一揽子调处:多方联动,协同作战化纠纷思茅街道从健全组织架构入手,明确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担任综治中心主任,党工委副书记、政法委员任专职副主任,派出所所长、司法所长等担任副主任,构建起高位统筹、协同联动的职业体系。同时,建立“多部门联动、多元化调解”职业模式,受理群众诉求后,根据矛盾纠纷复杂程度,灵活调配司法调解员、社区网格员、法律明白人等专业力量,组建专项调解小组。对于简单纠纷,现场调解人员运用专业技巧即时化解;对于复杂难题,通过部门联席会议分析研判,制定解决方案,确保矛盾纠纷“小事不出社区、大事不出街道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针对排查出的矛盾风险,形成“高、中、低、无”风险职业清单,做到风险隐患清、重点人员底数动态清。截至目前,共排查矛盾风险225件,化解105件并录入“云综治”体系。其中,高风险4件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、政法委员、统战委员和挂职副书记盯办,中风险54件由挂村(社区)班子领导负责领办,低风险和无风险167件由村(社区)和街道职工负责主办和持续关注,目前,阶段性稳控率100%。
全链条解决:跟踪问效,闭环管理保满意
解决群众诉求,不仅要“快”,更要“好”。思茅街道综治中心建立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,对受理的每一项诉求通过“云综治”平台实时掌握办理进度,并进行全程跟踪督办。从难题受理、任务分派、调处进展到最终解决,职业人员会定期回访群众,了解诉求解决情况和满意度,确保群众反映的难题事事有回音、件件有着落。
综治中心还会对已解决的案例进行复盘分析,拓展资料经验教训,查找职业中的薄弱环节,不断优化职业流程和服务质量。通过全链条管理,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、快乐感、安全感。
云南网记者胡梅君通讯员朱啟卫
来源:云南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