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成语故事图片配图(成语配图画大全)

此图是由一条四字成语组成的。仔细看看,无论兄弟们看出来了吗?

从图片来看,一醉方休,应该是这个成语

按图索骥成语故事

1、秦国有个人叫孙阳,他一眼就能认出好马和坏马,大众把他叫“伯乐”。伯乐把自己认马的本领都写到叫《相马经》的书里,画上了各种马的图。伯乐的儿子很笨,却希望自己也能像父亲那么厉害。伯乐的儿子把《相马经》背得很熟,以为自己也有了认马的本领。

一天,伯乐的儿子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。他想起书上说额头隆起、眼睛明亮、有四个大蹄子的就是好马。“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,眼睛又大又亮,不正是一匹千里马么?”他想。他非常高兴,把癞蛤蟆抓回了家,对伯乐说:“快看,我找到了一匹好马!”伯乐哭笑不得,只好说:“你抓的马太爱跳了,不好骑啊!”

2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书本物品固然很重要,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。按图索骥比喻做事拘泥教条,墨守成规。

看图猜成语关于华佗成语故事

对症下药。东汉末年三国初期,诸侯混战,水旱成灾,疾病流行,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。当时有一个医生叫华佗,他的医术非常高明,他自小熟读经书,尤其精通医学。华佗一生非常同情劳苦大众,四处奔波为人民解除疾苦,被人尊称为“神医”。体外挤压心脏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就是他发明的,最突出的是发明酒服麻沸散使病人麻醉。在发明麻沸散之前,由于没有麻醉药,每当进行破腹、截肢手术时,病伤员忍受不了手术的痛苦,华佗为了减轻伤病员的痛苦,想了许多办法,做了不少试验,终于发明了麻沸散,从而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,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。

古代贪图钱财的成语故事

1、见钱眼开: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,形容人贪财。

2、惟利是图:只贪图利益不顾及其他。

3、见利忘义: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。

4、利令智昏:贪图私利而使头脑糊涂。

5、一毛不拔:原指杨朱的极端唯我主义,后形容为人特别吝啬自私。

6、雁过拔毛:比喻人爱占便宜,见到好处就要趁机捞一把。

7、贪财慕势:指贪好钱财,仰慕权贵。

8、爱势贪财:形容爱慕权势,贪图钱财。

一册以成语命名的英语书,挺大的四本为一册,像绘本,里面有插图,字根进修,还有成语故事,一部分中文

  • 夹了些英语单词,进修比较形象,有趣,由于是以前进修图书馆借来的书,因此书名印象四字成语
  • .cgg

成语故事图囫囵吞枣

  • 注音húlúntūnzǎo成语故事从前一个自作智慧的人,听说大众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,吃枣子却刚好相反。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,就是吃梨只嚼不咽,吃枣只吞不嚼,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,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。典故若是知有底人,细嚼来咽;若是不知有底人,一似浑仑吞个枣。&x3000;&x3000;宋·圆悟禅师《碧岩录》卷三解释囫囵:整个儿。把枣整个咽下去,不加咀嚼,不袱範递既郛焕店唯锭沥辨滋味。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索。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形容读书不认真相近词不求甚解、生吞活剥相反词含英咀华、细嚼慢咽、融会贯通英语boltswallowadatewhole成语例句◎然而,大众来不及鉴别、吸收和消化,只能采取浮光掠影或者囫囵吞枣的办法,良莠不分,拾起来便用。◎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。◎水子回到家,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。◎在进修前人的物品时,取囫囵吞枣的技巧,不能消化并领悟其因此然。◎爷爷也不要求这些,由于他本来就讲不明白那些诗,只能让我囫囵吞枣。

成语故事画蛇添足图文

  • 古时候,楚国有一家人,祭完祖宗之后,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,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员喝。参加的人很多,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,若是让一个人喝,那能喝得有余。这一壶酒到底怎样分呢?大家都安静下来,这时有人建议: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,谁画得快又画得好,就把这壶酒归他喝。大家都认为这个技巧好,都同意这样做。于是,在地上画起蛇来。有个人画得很快,一转眼最先画好了,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。然而他回头看看别人,还都没有画好呢。心里想:他们画得真慢。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,他洋洋得意地说:“你们画得好慢啊!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!”于是,他便左怠梗糙妓孬幻茬潍长璃手提着酒壶,右手拿了一根树枝,给蛇画起脚来。正在他一边画着脚,一边说话的时候,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。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,说:"你见过蛇吗?蛇是没有脚的,你何故要给它添上脚呢?因此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,而是我了!"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,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。

下图是用七巧板拼成的一则成语故事,请观察后回答难题。

  • 晏子使楚晏子出使楚国。楚国人(想侮辱他,)由于他身材矮小,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,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。晏子说:“只有出使狗国的人,才从狗洞中进去。

图穷匕首见的成语故事

  • 图穷匕见tú&x3000;qióng&x3000;bǐ&x3000;xiàn[释义]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。穷:尽;匕:匕首;短剑。[语出]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轲既取图奉之;发图;图穷而匕首见。”[正音]见;不能读作“jiàn”。[辨形]图;不能写作“途”。[近义]东窗事发原形毕露[反义]显而易见[用法]用作贬义。多用在书面语里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[结构]紧缩式。[例句]他虚情假意一番之后;便~;露出了本来的面目。[英译]the&x3000;discovery&x3000;of&x3000;a&x3000;plot[成语故事]&x3000;&x3000;战国末期,秦国实力强盛,攻灭了韩、赵两国后,又向燕国进军。为此,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,以期扭转局势。&x3000;&x3000;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,名叫荆轲。他擅长剑术,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。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,特地为他准备了两样秦王急于想获得的物品:一是从秦国叛逃到燕国的将领樊於期的头颅,二是燕国督亢地区(今河北涿县东)的地图,表示燕国愿将这块地方献给秦国。这两样物品分别放在匣子里。行刺秦王的匕首,就放在卷着的地图的最里面。还为荆轲配了一名助手,此人叫秦舞阳。临行时,太子丹等身穿丧服,将荆轲送到易水边。&x3000;&x3000;秦王得知燕国派人来献两样他最需要的物品,非常高兴。在都城咸阳宫内隆重接见。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走在前面,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跟在后面。&x3000;&x3000;秦舞阳在上台阶时,紧张得双手颤抖,脸色变白。荆轲赶紧作了解释,并按秦王的要求,接过秦舞阳手里装有地图的匣子,当场打开,取出地图,双手捧给秦王。秦王慢慢展开卷着的地图,细细观看。快展到尽头时,突然露出一把匕首。荆轲见匕首露现,左手抓住秦王衣袖,右手举起匕首便刺。&x3000;&x3000;然而,荆轲并未刺中秦王。秦王急忙拔剑自卫,却又一时拔不出来。于是两人绕着柱子转。卫兵因没有秦王命令,不敢擅自上前。&x3000;&x3000;就在这紧张的时刻,秦王的侍臣突然将医袋抽打荆轲,并提醒秦王把剑推到背后拔出。秦王顿时醒悟过来,迅速拔出剑来,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。荆轲倒地后,将匕首投向秦王。结局未中,被拥上来的卫兵杀死。

成语故事笼中有个人这幅图是何者成语

  • 这个成语是:身陷囹圄

发愤图强的成语故事大全

  • v卧薪尝敞甫搬晃植浩邦彤鲍廓胆薪:柴草.睡觉睡在柴草上,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.形容人刻苦自励,发奋图强.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期,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.越国被吴国